陇西县旅游局:0932-6622266 /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0932-6638020
传 真:0932-6613977/E-mail:ly22266@souhu.com
Q Q:504805875
微 博:http://weibo.com/3433076704
地 址:陇西县万寿街1号
作者: 来源: 时间:2013-01-08
李含光(公元682~769年)
李含光,原名弘,广陵江都(今属江苏)人,彭聃道徒、正隐先生李孝感之子,唐道教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师。少好读异经,诵习坟典。善书法,颇工篆隶。所写大字,流于江南。客或赏之曰:“贤于其父”,因投笔不书。年十八,志求妙道,师事同邑李先生。中宗皇帝神龙初年(705年),以清行度为道士,居茅山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旨趣。玄宗皇帝开元十七年(729年)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大法。帝尝令王旻赍玺书信币诣紫阳观请含光补书陶弘景《上清诸经》真迹。并诏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承司马承祯道业。玄宗皇帝天宝中(742~755年),命中官玺书征之,延入禁中讲传道法,辞疾而退。玄宗皇帝赐其号曰“玄靖”。肃宗皇帝称其“深通道妙,久著名闻”“久契真要,深通元微,游逍遥之境,得朝彻之道”。并谓“加意坛场,洁清香火,广上皇之福寿,俾六合之康宁,静正道门,当在师也”。《新唐书•艺文志》及《真系》皆言其“备载阙遗,穷颐精义”。著有《本草音义》二卷、《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及《仙学传》《论三玄异同》《真经》《本草音义》等若干卷,上述著作已佚。今仅存《表奏十三通》及《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序》,收入《全唐文》。颜真卿《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柳识《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有载,《中国书法家大辞典》录入。
按:一作本姓弘,官湖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