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文化网为您提供最全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文化,天下李氏,郡望陇西,李氏故里,陇西旅游等信息,欢迎来到美丽的陇西.
当前位置:首页 > 帝王> 唐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李世民
李氏名人
寻根祭祀
[更多]
旅游服务
[更多]

陇西县旅游局:0932-6622266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0932-6638020

传  真:0932-6613977/

Q   Q:504805875

微  博:http://weibo.com/3433076704

地  址:陇西县万寿街1号

唐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李世民

""

 

李世民( 五九九—— 六四九年 )唐朝皇帝, 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即唐太宗。李氏祖籍为陇西成纪人。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生于为水北岸的武功。
青年时代的李世民目睹了隋末动荡不安的局面, 他协助李渊策划晋阳起兵, 密结豪友, 提出行动的具体建议, 其聪明勇决, 胆识过人, 巳崭露头角。隋大业十三年(六一七年)六月, 晋阳起兵成功, 直驱长安, 建立了唐朝, 李渊即帝位。世民因参预『首义』, 军功显赫, 封为秦王。自晋阳起兵后, 他就开始了征战生涯, 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 先后指挥进行了四大战役, 讨伐了薛举、薛仁杲 , 平定了刘武周、刘黑闼, 镇压了王世充、窦建德的势力, 建立了特殊功勋, 显示出军事家的杰出才能。武德九年(六二六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取得了皇位继承权, 不久正式即位, 改元『贞观』, 开创了唐代历史的新时期。
李世民即位之际, 由于隋末长期战乱, 中原大地, 满目疮痍, 经济凋敝人心思治。他深知『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果断地采取『抚民以静』的施政方略。在武德九年(六二六年)十一月, 提出了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等四项『安人理国』的措施。他大力推行均田制, 奖励垦荒, 实行租庸调法, 劝课农桑, 设置义仓, 兴修水利, 鼓励人尽其力,地尽其利。由于重农政策的具体措施得到落实, 国家安定,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唐太宗『抚民以静』的治国方针行之数年, 天下大治, 政治清明,生产发展, 社会安定, 民族团结, 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和『盛』世,被誉为『贞观之治』。
李世民雄才大略,深喑用人之道,他的用人政策具有辩证思想。他知人兼明善意,用人舍短取长,驭人人尽其才。为了广开才路,力拯前朝用人之失,采取士庶并举的方针,并且从民间网罗人才,对少数民族将领倾心信用。为了驭人尽才,它推心待士,不信谗言,赏罚分明、使人各司其职他位居至尊兼听纳下如流, 以其独特的政治风范彪炳于史册。魏与李世民相处十七年, 魏始终以直著称。魏病逝, 李世民无比悲痛, 把魏比作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号召臣僚们以魏为榜样, 直言无隐。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 健全封建法律。早在贞观元年(六二七年)正月, 就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一批大臣修定法律, 经过十年努力, 修定《唐律》即《贞观律》, 于贞观十一年(六三七年)正月颁布。《唐律》的颁行奠定了封建刑法的规范。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唐代多民族国家的奠基者。唐初, 太宗以武力次第平定东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地, 统一了西北边疆, 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同时又妥善地处理了民族关系, 缓和了民族矛盾。贞观年间, 唐朝国势昌盛, 李世民大力贯彻和亲政策。他应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 贞观十五年(六四一年), 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和亲吐蕃, 奠定了唐蕃友好关系的基石, 谱写了一曲汉藏团结友好的赞歌。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推行团结政策, 将归附的突厥族十万户迁入中原, 其中一万户定居在长安。对内徙的突厥人一视同仁, 并选择代表人物担任官职。又设立羁府州, 对留居在原地的突厥族加以管理, 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德化政策, 绥之以德, 使各族酋长心悦诚服, 形成了唐初友好的民族关系。唐太宗也被各民族共尊为『天可汗』, 把他当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高君主。
唐太宗一生不仅武功卓著, 而且文治斐然。他尊崇儒术, 提倡周、孔之道。贞观二年(六二八年), 以孔子为先圣, 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 下令全国各州县都置孔子庙。重视经籍图书的搜集与整理, 将校刊统一的《五经定本》颁行全国, 统一的《五经》义疏, 完成了经学的统一。他大兴礼乐, 修定《大唐雅乐》, 亲自主持创作歌舞, 即《秦王破阵乐》和《功成庆善乐》。他对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也有独到的见解, 认为『人和则乐和』。他召集一批礼官学士修定隋礼, 制成《贞观新礼》颁行全国。太宗重视发展教育, 大兴学校, 他认为教育兴则国兴, 教育衰则国衰, 他即位初便着手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确定了中央、州、县三级官学制。他鼓励儒生读经, 贞观十四年(六四), 亲临国子学观看『释奠』仪式与听讲经义。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 唐太宗对学校制度也作了某些改革。重视各类教师的选拔, 大征天下名儒为学官, 著名经学大师孔颖达拜为国子祭酒, 在国子监掌教长达十多年。强调统一教材的选编与试用, 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 , 作为国子监试用教材, 令学者使用。尽量扩大招生名额, 使很多庶族地主子弟也获得入校学习机会。积极接收异族异国的留学生, 高昌、吐蕃等酋长派子弟入京学习汉文化, 新罗、百济、高丽、日本等国也派遣子弟入唐留学。由于太宗重视教育, 呈现出学风大兴的盛况。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以史为鉴的帝王, 他说『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吸取历史上封建王朝治乱兴亡的教训, 检讨现实, 照自己, 励精图治。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史盛况, 唐太宗在禁中设置史馆, 集中全国最高明的史学家官修了《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八部正史。重视国史、实录、起居注这三种体裁的当代史的编撰, 鼓励史官秉笔直书。在唐太宗的鼓励下, 不仅修史成绩极为可观, 且形成了贞观一代淳朴的史风。
唐太宗对外来宗教和文化也实行了开明开放的政策。他对新传入的域外宗教, 如景教、回教、摩尼教等, 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 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贞观时期, 许多新植物品种如胡椒、菠菜、波斯枣等都引入中国。外国和边境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绘画也传入中国, 并产生了很大影响。
贞观二十三年( 六四九年), 唐太宗因病去世, 溢号文皇帝, 庙号太宗, 葬昭陵(今陕西礼泉县)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他自己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 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收缩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