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文化网为您提供最全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文化,天下李氏,郡望陇西,李氏故里,陇西旅游等信息,欢迎来到美丽的陇西.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人> 中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李翱
旅游服务
[更多]

陇西县旅游局:0932-6622266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0932-6638020

传  真:0932-6613977/

Q   Q:504805875

微  博:http://weibo.com/3433076704

地  址:陇西县万寿街1号

中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李翱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2-18

""

 

( 七七四——八三七年 ), 字习之 , 陇西成纪 ( 今甘肃秦安县 ) 人。中唐时期的政治家、散文家。
于贞十四年 ( 七九八年 ) 登进士第, 始调校书郎。元和初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 , 后迁考功员外郎 , 不久因好友李景俭遭贬而受牵连 , 亦被贬为朗州刺史 , 旋又辟为礼部郎中。但他性格刚急 , 议论无所避 , 对宰相也面斥其过 , 因而又被贬为庐州刺史。时逢庐州大旱 , 权豪伺机贱市田屋牟取暴利 , 户仍输赋 , 采取『以田占租』法 , 收豪室税万二千绢 , 使贫苦百姓赖以安生。因政绩显著 , 又入为谏议大夫 , 知制诰 , 改中书舍人。后坐柏罪又被贬为郑州刺史 , 移桂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文宗开成二年 ( 八三七年 ) 卒于襄州。李『辞致浑厚 , 见推当时 , 故有司亦溢日文』( 《新唐书·李传》 ), 著作有《李文公集》十八卷 , 与韩愈合著《论语笔解》二卷。
他早年从师于古文家梁肃。梁肃主张『文道合一』 , 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先驱。李『勤于儒学 , 博雅好古 , 为文尚气质』。贞元二年 ( 七九六年 ) 与韩愈相识 , 成为李栩的好友和良师。李成为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鼓动者。
推崇先儒的民本思想 , 认为『古之圣贤 , 未有不善于为政理人 , 而能光于后代者之也。故善为政者 , 莫大于理人 , 理人者莫大于既富之又教之』,进而他对重敛的危害予以剖析『重敛则人贫 , 人贫则流者不归 , 而天下之人不来由是土地虽大 , 有荒而不耕者 , 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 , 人日益困 ,益匮……故轻敛则人乐 , 人乐其生则居者流而流者居者流而流者则土地无荒,桑柘日繁,尽力耕之,地有余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强。他主张薄赋轻敛,养民富民,以富有哲理的辨析,阐明养民与强国的关系。
李翱在哲学思想领域也有一定建树。他提出性善情恶论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情既昏,性斯匿矣。然而无性则无情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他认为是以正一邪,相反而相成的。人之性皆善 ,关键在于如何制约。他试图将这些哲理与孔孟礼教结合起来。 圣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之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 , 作乐以和之……视听言行 , 循礼而动 , 所以教人忘性命之道也』。他认为子思(孔子孙)得其祖(仲尼)之道述《中庸》,秦以后其教授者唯节(行)文(章)章句,威仪击剑之术相师焉,性命之源,则吾弗能知其所传矣学者不明真相是故皆入于庄、列、老、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他认为人们误以为孔子之徒不足以究性命之道才去追附佛老 , 为了告诉人们这些真相 , 他作《复性书》篇。直到宋代欧阳修、清代全祖望等才认为李精辟地阐明了《中庸》之义 , 全祖望还认为:『朱子( 熹 ) 也以有本领、有思量称之』。所以 , 阐发的这些哲理对后来宋明理学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 有些人认为『复性说』实际上就是儒佛合流的早期萌芽。
为文主张『文以载道』 , 以古文形式继承儒家道学。『吾所以不协于时而学古文者 , 悦古人之行屯。悦古人之行者 , 爱古人之道也』。提倡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古人之道 , 所谓古人之道就是『尧孔子之道』。也就是儒家传统思想。他提出文章应该文、理、义三者并重, 『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且不能传也。文理义三者兼并乃能   独立于一时而不泯灭于后的能在也』。在文理、义三者中 , 理又是根本 , 『义深则意远 , 意远则理辩 , 理辩则气直 , 气直则辞盛 , 辞盛则文『义不深 , 不至于理;言不信 , 不在于教劝』。三者并举才能达到『教』的目的。同时他还强调『创意造言 , 皆不相师』。义是共同的原则 , 也就是道 , 而意则是各家表现义的具体思想。创意的标准是义深意远 ,要有独特的创见 , 不可相袭。他提出文章不仅在『文辞』而且在『呈上』也要有独到之处 , 是对韩愈提出的『师其意 , 不师其辞』 , 反对因袭 , 主张独创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李翱的散文作成就尤为显著 , 他留给后人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现存一百余篇文章大多是推行古文的力作。他的文章神似韩愈 , 自然朴实 ,重事实 , 少虚浮 , 认为『 ( 翱 ) 才与学虽皆逊愈 , 不能熔铸百氏 , 皆如己出 , 而立言具有根抵 , 大抵温厚和平 , 俯仰中度』。这些评议很有见地。李勤于儒学 , 在理论方面又有所建树 , 因而为文立言颇有独到见解 , 且能言信理切令人折服。他为文兼善各体 , 赋、书、文、碑传、墓志等都写得很好 , 其中尤以赋和传最有特色。现存幽怀赋》、《在赋》及《感知己赋》均是唐代赋中的上乘之作 , 无怪乎欧阳修读完《幽怀赋》置书而叹『恨不生于今 , 不得与之交 , 又恨予不得生 , 上一头论也』。最感人的当数《感知己赋》 , 这篇赋是为纪念他的老师梁肃而作的 , 字里行间洋溢着尊师的拳拳之情 , 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恶哀惋:『厄穷而不达兮 , 悼知音之永逝。纷予生之多故兮 , 愧特于世之谁知……苟天地之无私兮 , 曷不鉴照于神袛 ? 心劲直于松柏兮 , 沦霜雪而不衰。知我老忽然逝兮 , 岂吾道之已而』他的碑传深为人称诵 , 最著名的是《高愍女碑》、《杨烈妇传》两文。分别赞扬中唐两位忠孝仁义的女性。他的议论文有思想价值。他在史学理方面主张正言直笔为史氏之职,这也是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精萃。李翱的文章贡献是多方面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历代学者给予他很高评价北宋欧阳修称『唐文之善则曰韩、李 』明代宋云:『习之识高志伟不在退之下』。清代熊松阿以为李栩之文不亚于韩愈 , 『创意造言 , 戛然自立……义深理当 , 文词高简』。这些都说明 , 的成就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收缩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