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文化网为您提供最全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文化,天下李氏,郡望陇西,李氏故里,陇西旅游等信息,欢迎来到美丽的陇西.
当前位置:首页 > 渊源> 中华李氏源远流长(下篇)
研究成果
旅游服务
[更多]

陇西县旅游局:0932-6622266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0932-6638020

传  真:0932-6613977/

Q   Q:504805875

微  博:http://weibo.com/3433076704

地  址:陇西县万寿街1号

中华李氏源远流长(下篇)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2-18

 

李氏苗种遍播宝岛
    立足于台湾的李氏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永历十六年到三十七年 (1662——1683) 郑成功父子治台时期 , 便有为数众多的李姓先民陆续由闽粤过海到了台湾。他们把 陇西李氏 的苗种播种在美丽而富饶的宝岛上。在郑氏反清复明的行列中 , 李姓人士有文有武 , 建功立业者颇不乏人 , 以后成为日益昌盛的因素之一。明郑时期 , 在台李氏 ,据《台南市志》的《人物志》中载 :
“李胤 , 官拜延平郡王府的兵都事 , 于永历十五年 (1661) 四月渡台 , 在该志中列有专传 ;
李景 , 担任思明知州 , 是于永历十八年 (1664) 二月来台 , 附传于该志的冯锡范传 ;
李茂 , 也是冯锡范属下的要将 , 官拜右先锋镇 , 是永历三十五年 (1681) 设防淡水鸡陇山的北路副总督 ;
李锡 , 是守卫澎湖的右先锋镇领兵副总兵 ;
李昂 , 是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元老之一 , 后来官至右卫镇。据说 , 他其后便在打狗 ( 今高雄市 ) 附近定居落籍 ;
李思忠 , 是 1662 年 10 月跟世子郑经来台嗣袭的 , 在当时郑氏袭位之争中 , 立有大功。 ”
关于明郑时期李姓先民在台湾的活动情形 , 除《台南市志》外 ,还有许多散见《台湾通史》、《台湾府志》等史志
在台湾南技县建有一座 " 李氏大宗祠 " 是在清雍正、乾隆年间 ,大陆来这里开垦的移民中有四十多位李姓先民 , 他们并不是从一个家族出来的 , 而是分别来自大陆的不同地方。他们辛勤劳动 , 都在这块土地上扎了根。为了叙亲谊 , 为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合力在他们的新天地里兴建起一座将拜祖先的祠堂,座位“人在异乡,心在老家”的精神象徵。四十多位虽然都姓李,但来自不同的地方与家庭。祠堂里该奉哪一位为祖先?经过讨论发挥重视根源的传统观念 , 大家一致同意共奉老子李耳为始祖 , 其下再分别奉祀各自的祖先。
台湾的李姓 , 是一个亲谊浓重的家庭 , 在各个地方都有或大或小的宗亲组织 , 注册的有 26 所 , 像台北的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开始于60年代筹备。其间曾于 1971 年 10 月 29 —30 日假台北市李氏宗祠举行世界宗亲恳亲大会 , 有 22 个国家、地区 ,77 个宗亲团体的六百多位宗亲代表出席了会议 , 可谓盛况空前。嗣于 1973 年 3 月 15 日正式成立。该会组织章程第二条 :“本会以敦亲睦族、团结互助 , 进而复兴中华文化为宗旨。 ” 该会是一个组织庞大、活动频仍的出色民间团体。会员包括台湾李氏在内的世界各国李氏组织为团体会员。
香港首富李嘉诚
闽粤人迁移香港, 是有 “近水楼台 ” 的地理条件。其新界与蛟腾李氏 , 其始祖原籍福建上杭 , 因避军籍 , 故迁新界 , 如明末李魁奇等人。又如当代著名人士李嘉诚先生 ,1928 年生于广东潮州 , 小时家境并不宽裕。他 11 岁时 , 日寇侵略我国 , 进犯潮州 , 他父领家人逃难到香港。两年后 , 其父贫病交加而去世。生活重担落在 13岁的嘉诚身上。他从打工仔做起 , 几十年生活俭朴 , 辛勤创业。他讲信务实 , 经营有方 , 因之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 声誉鹊起 , 成为香港首富。他身居香港 , 心系祖国。为了发展祖国教育事业 , 不惜花费巨资创办汕头大学 ; 慷慨解囊支援抗洪救灾 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 赢得全国人民的赞誉。
早期成立的海外李氏宗会
中华李氏的先辈们为了生计所迫, 有的离乡背井, 飘洋过海,流落异国他乡。他们远离祖国 , 没有政治背景 , 没有政府靠山 , 只 是凭着克勤克俭、流血流汗、艰苦创业、刻苦经营而立足札根。但在外部环境中 , 单枪匹马的个人可能遇到种种困难 , 难以立足。而 曾受中华文化哺育长大的同胞 , 为了发扬伦理道德和生活需求 , 凡有华人聚集的地方 , 除了创设宗会乡团以团结互助联络乡谊共谋福利之外 , 更进一步兴办学校 , 教育子弟 ; 积极支持社会进步事业 ; 响应正义的行动 , 凡此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在海外宗会组织中 , 新加坡陇西李氏总会要算较早的一个。该会原名李氏陇西公所 , 于 1907 年 12 月 12 日正式注册成立。由德望昭著的李清渊 (1841-1911) 出任总理。 1967 年为联络新加坡分李氏七宗团 , 改为今名。总会附设陇西李氏互助会 , 有会员一千七百余人 , 该会还有铜乐队。
杰出的政治家李光耀
新加坡华裔人士中原该国政府总理李光耀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祖籍广东大埔县党溪乡自从他曾祖父沐文公即南来新加坡以工商业起家。祖父云龙公 , 曾在爪哇糖王福建人黄仲涵的建源公司新加坡公司任职多年 , 以勤谨升任经理。父亲振坤公安分守己 , 任职洋行。母亲为学校教师。 1923 年光耀生于新加坡。肆业于莱佛士学校 ,1947 年赴英伦剑桥大学攻读法律 , 聪敏过人。 1950 年以双重第一优等甲毕业 , 获特别奖金与同学柯玉珠女士结婚。回新后 , 两人组织家庭及律师馆 , 内外合作 , 极为美满。他是一位社会主义者 , 参加工会活动多年 , 维护工人利益。
1954 年 , 倡组反殖民地之社会主义 人民行动党, 被举为书记长。 翌年被选为立法委员。他主张修改宪法 , 向英国争取完全的内部自治 , 获得胜利。 1959 年大选 , 人民行动党得到优势 , 由该党组织新加坡自治政府 , 他遂担任第一任总理。为政首要在求民生的康乐 , 故提倡 “ 居者有其屋 ” 政策 , 解决了人民的住房难问题 ; 奖励新兴工业 , 工厂增加 , 人民有了就业机会 ; 重视教育 , 培养了大量人才 , 实现了廉洁政治。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人民 , 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重视发展经济 , 使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他曾率团多次访问我国和来华参加会议。 1964 年 8 月 , 他出席北京举行的社会主义国际百年纪念大会 , 他的演讲对民主社会主义在新兴国家中面对困难的分析 , 引起国际间对他本人及新加坡的重视。他曾来甘肃参观敦煌文物后为敦煌研究院题词 :“ 一个伟大的过去 , 蕴藏着一个光辉的未来 ” 。引申为一个有光辉历史的民族 , 也将有一个强盛的未来。由此可以看出李光耀先生对中华民族怀有极为 深厚的情感及其必然强盛起来的坚定信念
越南李氏王朝二百年
在海外华侨李氏的史册上, 曾出现过一些有雄才大略、建朝立 国、叱咤风云、政绩显赫的先贤。做过越南皇帝的李公蕴 (974—1028), 其祖先原籍福建省人 , 后来迁居越南北部的古法乡 ( 北宁天德 ) 为侨民。公蕴是越南李朝创建者。庙号太祖 , 僧侣家庭出身 , 文武双全。早年做过黎朝的殿前指挥使。为人宽慈仁恕 , 很受群众的拥戴。在黎朝皇帝龙铤逝世后被拥立为帝 , 把国都由华阁迁到大罗城 , 改城为升龙 ( 今河内 ) 。公蕴即皇位后 , 仿照中国的式样建造宫殿 , 仍照黎朝的惯例入贡中国。当时中国的皇帝宋真宗封他做 “ 交趾郡王 ” 兼 “ 静海节度使 ” 。公蕴传位子孙计 : 李大宗、李圣宗、李仁宗、李神宗、李英宗、李惠宗、李昭王。在圣宗时曾改国号为大越南, 政治修明 , 许多制度都仿效中国 , 且尊崇孔子 , 建筑宏伟子庙 , 也就是河内的文圣庙。又置博士科 , 招搅人才 , 国境安宁 , 书国的宋仁宗封他做 “ 安南王 ” 。在李英宗时 , 中国的宋孝宗又把国名改为 “ 安南国 ”, 封李英宗做 “ 越南国王 ” 。昭王本系李惠宗的女儿昭圣公主 , 她因跟当时的大臣陈守度的侄儿陈日昭结婚 , 婚后, 于 1225 年让位给日昭。由公元 1010 年——1225 年李朝共8位皇帝 , 统治越南达 215 年。 ( 参见李之衍《越南李朝二百年史略》 )
李氏统治朝鲜五百年
相传远在周朝时, 集子封于今朝鲜 , 华人即在此地繁衍生息 , 飞代相传。唐高祖李渊封其 13 子李元懿为高丽郑王 , 李氏居于统 治地位。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年 ), 李成桂 (1335—1408) 称帝 , 李氏王朝 , 代替了高丽王朝 , 改国号为朝鲜 , 建都汉城 , 传 26 代,时五百多年。李氏扎根朝鲜 , 校繁叶茂 , 遍布朝鲜大地。据有关新闻报道 , 仅南朝鲜就有李氏600万人。他们为朝鲜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 也为李氏门第增光生辉。
宗亲组织遍世界
遍布世界的李氏为了敬宗睦族, 互助合作 ,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 他们在居住地区成立了联系组织。如 , 在美国有 “ 美国李氏敦总会所 ”等 25 个宗亲组织遍及全国 ; 加拿大有 “ 温哥华域多城李公所 ” 等 9 个组织 ; 马来西亚有 “ 吉隆坡李氏联总会 ” 等 8 个组织; 菲律宾也有 “菲律宾陇西李氏宗亲总会 ” 等 8 个组织 ; 日本有“日本东京李氏宗亲会” 等两个组织;新加坡有 “新加坡李氏总会斯加坡潮州陇西公会 等 ;泰国有 “李氏宗亲总会 ”; 缅甸有 “ 仰光只荷坦陇西堂”; 印度有 印度加尔名誉氏自治会 ”; 香港有 “ 香港陇西李氏宗亲总会、香港新界李氏宗亲会 ”;印尼有 “ 印尼LIEYENHOO”组织 ; 欧洲有 “ 北欧李氏宗亲会连络中心” 他们侨居他乡 , 同姓感到格外亲热 , 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起了更大的作用。同时 , 经常关怀家乡 , 热爱祖国 , 他们都有一颗 “ 中国心 ”, 不仅对祖国的经济建和文教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 海外华人还有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 , 他们都希望得到祖籍的承认 ( 香港大学王教授语 )
高唱会歌抒心怀
李氏家族素来亲爱精诚。遍布世界的李氏宗亲组织每当李氏同胞聚集一堂时, 还不忘齐声高唱《陇西李氏宗亲会会歌》 , 以悠扬的歌声倾吐他们以自己的根源为荣的心意。会歌分为《裕后》与 ( 光前)两个部分 , 歌词是这样的 : 《裕后》 :“ 自从仙府盘根 , 天生吾李 , 虞夏世今 , 遥远分来 , 种子陇山一角 , 青苍培芳菲万树孙枝 , 柯条播满中州 , 绵绵后起 , 吾宗奕世簪缨 , 功昭青史 , 王侯将相何奇 , 实开唐纪 , 从兹大树风声 , 化天下为家皇基 , 青云路自天开扶飘万里。吾祖东祥徵 , 函关气紫道德之言五千 , 薪传尹喜 , 种圣敞踪功名 , 视轩冕泥涂污卑 , 何须人爵虚荣尊宗在此。 ”
《光前》 :“ 天生百果纷纷 , 珍惟吾李 , 春风雨露恩深 , 岁含芳藕 , 花开子结累累 , 看云礽 , 秀出万枝 , 校浓叶茂成荫 , 繁荣罕比 , 回首院西分支 , 迢迢万里 , 千秋神裔 , 人间方兴未已 , 溯回祖德宗功 , 应箕裘克绍来兹 , 愿教黼藻皇猷 , 羽仪继起。吾宗烂著勋名世多朱紫 , 从兹继往开来 , 光增元始 , 明德之后必昌 , 振家声显耀门橱 , 惭阅苑仙根 , 琼琪媲美。( 摘自《李氏家训》 )
寄语同胞请提供族谱资料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任务之一, 计划广集各地李氏族谱和有 关信息资料 , 详加整理 , 系统研究 , 以期达到凡我海内外李氏能以 自下而上溯千支万派 , 滴滴归源 ; 自上而下稽一株一本 , 业业分明。之目的。并偿李氏后裔寻根问祖之宏愿。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 要付出较大的力量 , 希望各地同胞多多提供情况资料。
以上叙述了有关李氏情况 , 实在是挂一漏万。其中以回顾李氏过去事迹 , 为的是着眼于未来。同时 , 更加敬重当今世界各地的 李氏同胞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文艺家和社会活动家 , 他们各成伟业 , 各有建树。我们应以前人艰苦奋斗精神 为榜样 , 教育子孙后代使他们见贤思齐 , 进而有更大的作为。并以 强有力的凝聚力团结各族人民为世界和平 , 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 新的贡献。
收缩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